Google 翻譯語系切換

切換帳號

  • 校首頁
  • 回首頁
  • 登入
  • EN
Responsive image
  • 登入
  • 校首頁
  • 回首頁
  • EN
Previous Next
Previous Next
Previous Next

編輯 網站地圖

模組設定 (mod_99)
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單位介紹
  • 單位成員
  • 校外活動訊息
  • 學生會活動訊息
  • 社團活動訊息
  • 社團介紹
    • 自治性社團介紹
    • 學藝性社團介紹
    • 康樂性社團介紹
    • 體育性社團介紹
    • 服務性社團介紹
    • 聯誼性社團介紹
  • 校內獎助學金
  • 校外獎助學金
  • 工讀訊息
  • 就學貸款
  • 就學減免
  • 弱勢學生助學計畫
  • 勞作教育(重補修)
    • 簡介
    • 勞作教育訊息
  • 服務學習
    • 簡介
    • 社會協力合作單位
    • 服務學習訊息
  • 學輔款專區
  • 學生兼任助理專區
  • 相關法規
  • 文件下載
  • 成果紀錄
    • 服務學習成果
    • 活動紀錄

編輯 麵包屑

loading ...
  1. 首頁
  2. 勞作教育(重補修)
  3. 簡介

編輯 文件

loading ...

模組設定 (mod_310)

loading ...

簡介

一、工作目標

推動服務學習課程,強化以服務經驗為出發的多元教育方式;推廣志工活動,建立熱情志工校園。

 

二、推動服務學習現況

嶺東科技大學自97年8月正式成立「服務學習發展中心」專職單位,納入「學生事務處」,擬定實施辦法並積極推動服務學習四大類型相關業務:「勞作教育」、「通識教育」、「專業教育」、「社團教育」。99年度學生事務處極力推動全人化3Q運動並加強品德教育宣導活動,納入學生事務處重點執行計畫,俗稱「3Q6E」計畫,以良好品德帶動服務學習,使「服務」與「學習」並重,是一種多元化與服務經驗為出發的教育,為了具體落實本校校訓「學以致用,誠以待人」,以良好態度親身實踐、開拓視野,使學生在專業上發展其健全之全面觀,培養健康人格特質。而「品德教育」與「服務學習」的相輔相成,其良好的品德涵養為首要重點工作推行之一。

3Q=MQ(品德)+EQ(情緒管理)+AQ(挫折復原力)

6E=Example(典範學習)+Explanation(思辨啟發)+Exhortation(勸勉激勵)+ Environment(環境形塑)+Experience(服務學習)+Expectation(自我期許)


三、服務學習課程四大類型

 

(一)勞作教育即「愛校服務」:自90學年度開始實施至今,為已行之有年之全校性必修課程,共分為「基本勞作教育」、「工讀勞作教育」與「團體勞作教育」三種,皆為無報酬制課程。課程內容是維護學校教室內外環境清潔與美觀,培養學生服務的觀念及習慣。

(二)通識教育課程:大二必修核心課程,「服務學習」課程由通識教育中心統籌規劃,通識課程教師(1)自行與機構進行協商討論與規劃設計;或(2)由「服務學習發展中心」媒介機構。以「研習」及「實際服務」兩大軸為核心,研習內容為志願服務的內涵、志願服務發展趨勢、志願服務倫理、服務學習介紹、案例分享…等;實際服務內容為機構服務、系所服務、社區服務、中小學服務、偏遠地區服務…等。從服務過程中學習,培養態度、耐心、自信心及對社會關懷之心,服務人群後進行反思及回饋,從中成長並擴展思維及視野。

(三)全校性專業課程:由各系統籌規劃,課程教師(1)自行與機構進行協商討論與規劃設計;或(2)由「服務學習發展中心」媒介機構。以服務+學習雙重效果,利用課程專業服務人群,改善社會,並重視反思與回饋,從中獲得寶貴服務經驗,留下特別美好的回憶。

(四)社團服務:社團活動是鼓勵學生參與並跨出校園的活動,走入社會、關懷社會,看見社會的需求,以能力範圍下服務群眾,享受其中甜美果實。


四、推動勞作教育

 

(一) 基本勞作教育

  1. 目的:基本勞作教育之目的在使學生於接受本校教育期間,培養平日生活上之良好習慣,尤以對自身生活之環境提供當盡之義務,並盡其所能,為團體服務。俾將來進入社會,罄其所學,貢獻己力。
  2. 對象:日間部四技一年級學生及轉學生。
  3. 基本勞作教育為無報酬制。
  4. 基本勞作教育分為基本勞作教育(一),必修0學分,及基本勞作教育(二),必修0學分,分別於四技一年級上下學期實施。
  5. 基本勞作時間自週一至週五每日執行勞作二十分鐘為原則,每星期不超過二個小時。

(二) 工讀勞作教育

  1. 目的:工讀勞作教育之目的,藉由工讀之獎助,幫助家境清寒學生順利完成學業,實寓自助人助之意。
  2. 經費:工讀勞作教育經費依本校「嶺東科技大學勞作教育工讀助學金實施要點」申請。

(三) 團體勞作教育

  1. 目的:旨在透過每月一次全校勞作日,加強校園整潔、凝聚團體向心力。
  2. 對象:日間部大學部各班級學生。

 

簡介

一、工作目標

推動服務學習課程,強化以服務經驗為出發的多元教育方式;推廣志工活動,建立熱情志工校園。

 

二、推動服務學習現況

嶺東科技大學自97年8月正式成立「服務學習發展中心」專職單位,納入「學生事務處」,擬定實施辦法並積極推動服務學習四大類型相關業務:「勞作教育」、「通識教育」、「專業教育」、「社團教育」。99年度學生事務處極力推動全人化3Q運動並加強品德教育宣導活動,納入學生事務處重點執行計畫,俗稱「3Q6E」計畫,以良好品德帶動服務學習,使「服務」與「學習」並重,是一種多元化與服務經驗為出發的教育,為了具體落實本校校訓「學以致用,誠以待人」,以良好態度親身實踐、開拓視野,使學生在專業上發展其健全之全面觀,培養健康人格特質。而「品德教育」與「服務學習」的相輔相成,其良好的品德涵養為首要重點工作推行之一。

3Q=MQ(品德)+EQ(情緒管理)+AQ(挫折復原力)

6E=Example(典範學習)+Explanation(思辨啟發)+Exhortation(勸勉激勵)+ Environment(環境形塑)+Experience(服務學習)+Expectation(自我期許)


三、服務學習課程四大類型

 

(一)勞作教育即「愛校服務」:自90學年度開始實施至今,為已行之有年之全校性必修課程,共分為「基本勞作教育」、「工讀勞作教育」與「團體勞作教育」三種,皆為無報酬制課程。課程內容是維護學校教室內外環境清潔與美觀,培養學生服務的觀念及習慣。

(二)通識教育課程:大二必修核心課程,「服務學習」課程由通識教育中心統籌規劃,通識課程教師(1)自行與機構進行協商討論與規劃設計;或(2)由「服務學習發展中心」媒介機構。以「研習」及「實際服務」兩大軸為核心,研習內容為志願服務的內涵、志願服務發展趨勢、志願服務倫理、服務學習介紹、案例分享…等;實際服務內容為機構服務、系所服務、社區服務、中小學服務、偏遠地區服務…等。從服務過程中學習,培養態度、耐心、自信心及對社會關懷之心,服務人群後進行反思及回饋,從中成長並擴展思維及視野。

(三)全校性專業課程:由各系統籌規劃,課程教師(1)自行與機構進行協商討論與規劃設計;或(2)由「服務學習發展中心」媒介機構。以服務+學習雙重效果,利用課程專業服務人群,改善社會,並重視反思與回饋,從中獲得寶貴服務經驗,留下特別美好的回憶。

(四)社團服務:社團活動是鼓勵學生參與並跨出校園的活動,走入社會、關懷社會,看見社會的需求,以能力範圍下服務群眾,享受其中甜美果實。


四、推動勞作教育

 

(一) 基本勞作教育

  1. 目的:基本勞作教育之目的在使學生於接受本校教育期間,培養平日生活上之良好習慣,尤以對自身生活之環境提供當盡之義務,並盡其所能,為團體服務。俾將來進入社會,罄其所學,貢獻己力。
  2. 對象:日間部四技一年級學生及轉學生。
  3. 基本勞作教育為無報酬制。
  4. 基本勞作教育分為基本勞作教育(一),必修0學分,及基本勞作教育(二),必修0學分,分別於四技一年級上下學期實施。
  5. 基本勞作時間自週一至週五每日執行勞作二十分鐘為原則,每星期不超過二個小時。

(二) 工讀勞作教育

  1. 目的:工讀勞作教育之目的,藉由工讀之獎助,幫助家境清寒學生順利完成學業,實寓自助人助之意。
  2. 經費:工讀勞作教育經費依本校「嶺東科技大學勞作教育工讀助學金實施要點」申請。

(三) 團體勞作教育

  1. 目的:旨在透過每月一次全校勞作日,加強校園整潔、凝聚團體向心力。
  2. 對象:日間部大學部各班級學生。

 

 
 
嶺東科技大學 學生事務處 課外活動指導組   行政大樓三樓 A B 3 0 1
電話:( 0 4 ) 2 3 8 9 - 2 0 8 8  分機:1 7 2 1、1 7 2 2、1 7 2 3 、1 7 2 4
地址:台中市南屯區嶺東路一號 公用信箱:ltu1720@teamail.ltu.edu.tw